首页| 财政新闻| 建议提案办理| 代表委员风采| 服务工作动态| 预算报告及预算执行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委员风采

石建辉:坚持“四有” 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

2021-01-17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月7日  来源:《中国财政》2020年第11期

 

  作者:石建辉 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当前,全国经济增速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放缓,加上持续实施减税降费,财政增收压力剧增,而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保持增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政策取向,是财政部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政策出台要有序  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虽然经济发展形势紧迫,但政策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应坚持“三重”,有序出台。 

  一是重调研。重大政策出台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研。如受疫情影响,湖南省有些市县财政吃紧、“三保”财力吃劲,我们专门开展调研,摸清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性支出、财力状况等,以确保出台的工资保障机制既能压实市县责任、又能彰显省级担当。二是重论证。对重大政策需要延续的,要坚持结果导向,多轮论证。如,湖南省财政拟再扶持100个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融资担保3大平台,引进5000家以上产业型企业落地,实现园区动能升级、功能升级、效能升级(简称“135”工程升级版)。政策出台前,结合前一轮政策绩效,反复论证升级版财政奖补方案。三是重决策。重大政策出台,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严格决策程序,坚持层层把关。

  政策内容要有料  契合地方的特质特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既要落实中央要求,也要结合地方实际来制定和执行,我们立足“三个需要”: 

  一是立足湖南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打赢“阻击战”。湖南省在1月22日就安排了省级防疫专项资金,是继湖北后全国最早的省份之一,抢得了疫情防控的先机,治愈出院率99%。财政的积极态度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及时落实落细中央财政要求,明确医疗费用、防控人员补助责任主体等,确保政策不跑偏。另一方面,快速构建符合实际的运作机制,围绕经费保障、资金拨付、紧急采购、业务联动等方面,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全省落实防控经费50多亿元,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是立足湖南产业企业的纾困需要,努力“兜底线”。针对中小微企业困难,省财政除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外,积极出台减税降费、财金联动、财政奖补三大系列政策,努力兜住中小微企业生存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减税降费方面,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五大行业,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困难减免;通过“免、减、缓”措施,减轻企业养老、失业、工伤、城镇职工医保缴费负担和租金负担。在财金联动方面,对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各类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优先纳入信贷风险补偿范围,并提高贷款补偿金额;对获得银行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强化增信分险功能,降低省级融资担保机构、农业担保机构有关担保费用。在财政奖补方面,安排省级就业专项并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和重点企业及市县稳岗,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旅企业和产业给予针对性补贴;统筹资金对住宿餐饮行业进行纾困;出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十条”支持春耕生产、粮食安全保障;落实城乡低保、失业保险等社保政策,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兜牢民生底线,等等。 

  三是立足湖南创新开放的战略需要,全力“稳增长”。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用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加快政府债券发行。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中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重点支持投资乘数大、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推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产业园区、铁路站场、文化旅游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及脱贫攻坚、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加速产业创新发展。巧用财政奖补,支持推进 “五个100工程”(即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位科技创新人才),调动市县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是对上划省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当年增量40%奖励市县;继续推行技改项目主体税种省级分成当年新增部分50%奖补企业;继续对企业当年新增科技研发投入额给予10%的奖补;继续实施高科技企业经济贡献奖励。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财政资金拉动社会投资,在重大项目投资中,更加看重项目对就业的支持和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更加看重消费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如推进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和常益长铁路建设,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计划”等项目。加强研究和对接,争取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政策在湖南相关行业和领域早日实施。加力稳定外资外贸。安排省级开放型经济和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稳外资、稳外贸: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试点、网上展会、国际货运通道复航等给予财政支持,稳定外贸市场;提高有关补贴和出口产品退税率,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推进世行、亚行、国际农发基金等外贷项目。加强释放消费需求。通过发放工会消费券、落实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支持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买卖,扩大居民消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医疗、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壮大新型消费。 

  政策落地要有效  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复工复产,形成财政与经济、复工复产与经济复苏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财政政策效应显现“加速度”。截至4月30日,湖南省对重点名单企业发放优惠利率专项再贷款,支持企业222家,加权平均利率2.78%,财政贴息50%后实际融资成本约为1.39%,低于国务院不高于1.6%的要求。落实稳岗返还就业保险保费资金,惠及参保单位18105家、162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惠及7.2万人,并增加省级就业专项规模;发放城乡低保补助,惠及184.3万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1955个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评审并发放财政补贴。4月份,通过提前发放工会消费券拉动消费,八成受益商家为中小微企业。此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超过80亿元;2020年湖南省预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超过550亿元。复工复产助力财政经济稳定,全省财政收入虽出现负增长,但降幅不断收窄,为做好全年财政工作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另一方面,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一季度全省15927户规模工业企业开复工率99%,重点调度的738户制造业企业全部复工;3841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满岗复工,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754个,为去年全年的41.2%,160个年度省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湖南省复工复产工作受到中央调研组肯定。企业稳则就业稳,全省已有992万农民工返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复工实现了动态清零。可以说,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总体上保持稳定和逐步恢复的态势。 

  政策监管要有力  划定财政的底线红线 

  我们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有关文件,划定财政工作的红线底线,推动经济财政稳健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做到“六个严禁”,即严禁编制赤字预算、严禁留有“三保”支出硬缺口、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违规动用国库库款、严禁违规举债和使用债券资金、严禁低效无效使用和浪费财政资金。如对专项债券项目,严格审核融资平衡方案,对PPP项目,严格审查财政承受能力,有效隔离和防范财政风险。构建“四项机制”,即政府“一把手”负责制、预算编制审核备案机制、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民生政策备案机制。如,今年对全省14市州49个县开展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地方收入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国家范围和标准下“三保”未优先足额安排等问题。对违反规定的,既可以扣减有关考核评分或转移支付资金,也可以约谈通报;情节严重的,对市县政府及相关单位的责任人进行终身责任追究。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夯实财政管理基础,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1年01月17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