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政新闻| 建议提案办理| 代表委员风采| 服务工作动态| 预算报告及预算执行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委员风采

关礼: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作出财政贡献

2021-01-17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月7日 来源:《中国财政》2020年第11期

 

    作者:关礼 全国人大代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为财政部门统筹做好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工作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上来,做到闻令而动、步调一致,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硬的重大方略,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做好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作出财政贡献。  

  切实做到“三个精准”,持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战果  

  疫情防控,财政是一支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系列决策部署,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及时出台并落实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推动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目前,广西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传播,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广西作为边境地区,境外输入性风险持续加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区各级财政部门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积极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推动全面阻击向精准阻击转变,持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战果。  

  一是资金投入要精准。要根据国内外疫情防控的阶段性变化,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因时因势调整资金投入重点和方向,进一步加强资金筹集调度,全力支持落实严防境外输入等重点任务经费保障,特别是支持做好航空、边境等防控工作,加强粤桂对接以及与越南等国家的防疫合作,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  

  二是政策落实要精准。按照中央、财政部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涵盖患者救治、医护人员激励、物资保障等各个方面,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要在继续落实落细各项财税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密切跟踪政策落实落地情况,及时按照中央明确的口径和范围予以结算,确保各项政策兑现到位、不打折扣。  

  三是资金监管要精准。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监管,重点关注患者救助费用补助、临时性工作补助、财政贴息、物资采购等有关财政资金的审核、拨付、使用等情况,切实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合规有效。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对相关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开展绩效评价,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为调整完善财税政策、加强资金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正确处理“四种关系”,扎实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为推进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区各级财政部门要更加积极有为地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把握好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节奏,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紧盯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市场的关系。要区分好政府、社会、市场的责任边界,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属于政府的责任,要坚决扛起来,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属于社会、市场的责任,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更多转向功能性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社会、市场机制的作用;属于边界不清的或者既可社会、市场来做,也可政府来做的,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是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注重从供需两端同向发力,畅通供需循环,打通产业链,释放内生动力。从供给端发力:继续落实落细税费减免、复工奖补、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援企稳岗等政策,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优化供给结构统筹起来,全力保障就业、脱贫攻坚等重点民生领域。从需求端发力:用好中央和自治区本级预算内投资资金,优化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方向和结构,规范运用PPP等模式,大力支持交通物流、医疗卫生、“双百双新”产业、“五网”建设和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有效投资;积极落实消费促进政策,促进零售、餐饮、文旅等服务业加快恢复,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三是正确处理好扩量和提质的关系。在当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加力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要兼顾强化逆周期调节和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既要保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力度不减,继续维持一定的支出规模,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确保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到位;又要突出政策的“提质”要求和“增效”导向,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确保内涵式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和更可持续。通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发力,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四是正确处理好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关系。要区分好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严格按照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方案抓好落实。属于中央责任的,要做实项目基础工作,积极汇报反映,努力争取中央支持;属于自治区责任的,要统筹整合各方面资金,尽力给予支持;属于市县责任的,要压实压紧市县责任,督促市县尽责尽力安排。  

  牢固树立“五大思维”,积极应对疫情对财政运行的影响  

  受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和疫情影响,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要牢固树立“五大思维”,着力在开源节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下功夫,积极应对疫情对财政运行的影响,确保财政稳健运行。  

  一是牢固树立战略思维。要强化宏观思维,注重从战略上分析把握财政经济形势,统筹好远近、主次关系,合理制定应对措施。收入组织上,既要立足当前,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又要着眼长远,注重可持续发展,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帮企业减负松绑、渡过难关,厚植财源基础。支出安排上,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顺序,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量财办事”的原则,按照疫情防控、补齐重大民生短板、复工复产、兜底“三保”、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序,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做到维持性支出与发展性支出、重点建设支出与一般性支出统筹兼顾,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物质保障。  

  二是牢固树立辩证思维。要做到有保有压、有破有立,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压”,就是要对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实行更大力度的压减政策,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减的减下去;“保”,就是要集中财力保障疫情防控、“三保”支出、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所需支出等重点支出。“破”,就是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改变“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打破部门预算支出结构固化、项目支出只增不减的格局;“立”就是要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动态调整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预算审核机制。  

  三是牢固树立创新思维。要注重发挥财政体制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各部门当家理财、做大财政蛋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思维,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运用贴息、运营补贴、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政府引导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社会资本联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要注重发挥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整合部门预算和专项项目中的“小、散、乱”资金,大力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  

  四是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越是困难,越要树立法治思维和依法理财观念,自觉在法治的轨道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坚决执行预算法规,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从严控制新增预算支出,审慎出台增支政策,严控预算调剂追加,敢于坚持原则,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减少安排或取消收回低效无效预算资金,收回违规使用资金或长期沉淀的转移支付资金。  

  五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高度关注和准确研判财政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做最充分的准备,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完善县级“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对县级库款运行的监测和督导,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确保不发生“三保”支出风险。要强化债务风险管控意识,健全常态化监测和处置机制,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1年01月17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