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政新闻| 建议提案办理| 代表委员风采| 服务工作动态| 预算报告及预算执行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2019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财政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21号(财税金融类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2019-11-15 来源:

民建中央: 

  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农业农村部对民建中央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划分扶贫领域政府间事权”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全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脱贫攻坚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完善体制机制,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协调全局性重大问题、全国性共性问题。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并确保责任制层层落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根据脱贫目标任务制定省级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协调域内跨县扶贫项目,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督。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负责制定脱贫攻坚实施规划,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例。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019年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连续四年保持200亿元增量。在管理方式上,从2015年开始,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就全部下放到县级,中央切块下达到省,省级切块下达到县,具体项目和资金由贫困县根据脱贫攻坚需要统筹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要求。  

   二、关于“以规划为引领整合扶贫资金”   

  为解决扶贫资金碎片化、“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问题,2016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在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将部分涉农资金的配置、使用权完全下放给处于脱贫攻坚第一线的贫困县自主使用。一是贫困县根据县级脱贫攻坚规划,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二是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摘帽需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把产业扶贫作为重点,提高脱贫质量。三是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支持各地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开展项目建设,提高使用效益。2016-2018年,全国832个贫困县整合资金超过9000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这项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有效解决了“基层最知道自己哪儿疼,却没法开方抓药”的顽疾,“以规划为引领整合扶贫资金”建议在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关于“理顺扶贫产业发展资金运作机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是长期稳定脱贫的根本保证。为支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农业农村部牵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部门参与,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扶贫规划,建立风险共担机制。2018年,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研究制发《关于实施产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的意见》,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指导各地做好产业扶贫规划,积极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出台引导性政策,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做好市场对接,提高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对本地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自然、技术、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应对措施,结合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积极协调保险机构开发产业扶贫保险产品,制定优惠费率,适当给予补贴,通过价格保险、产值保险、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的综合性保险等多种形式,切实降低产业扶贫风险。二是规范推动资产收益扶贫,完善带贫减贫机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在脱贫攻坚期内,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各地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金,具备条件的可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同时,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带动贫困户就业或发展生产的数量,给予一定额度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支持或贴息补助。对使用财政资金入股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除向贫困户分红外,还通过吸纳就业、订单帮扶、生产托管技术服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对运用财政资金、捐赠资金投入贫困村集体经济产生的收入,明确带贫减贫分配导向,最终实现“带得动、带得准、带得稳”的产业扶贫带贫减贫目标。三是加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总结与问题督导。及时总结提炼产业扶贫先进典型、经验模式,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对产业扶贫的考核管理,将机制建设、带贫效果、减贫绩效作为考核内容,实施约谈巡查督导。四是坚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中央财政拟在现有扶贫投入不减的基础上,新增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2140亿元,其中“三区三州”1050亿元。同时,分年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资金落实到位,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全部用于“三区三州”和“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通过以上措施,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更好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关于“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督管理机制”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将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督机制。一是创新引入中介机构参与。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每年对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创新评价方式,引入第三方对资金精准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抽查评价,区分不同资金类型,重点对项目实施效果包括资金安排是否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实施是否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以及项目立项决策、招投标等管理规范情况进行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优势,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跟踪核实和研究分析,提出规范和改进建议。二是严格落实公告公示制度。认真督促落实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指导意见》,落实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要求,充分发挥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全过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2018年,财政部将探索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作为提升扶贫资金监管水平的重要抓手。以预算编制为源头,以绩效目标为依据,以支付环节为依托,整合信息系统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纳入总台账的42项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研究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体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四是做好扶贫资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财政部不定期组织地方财政部门和监管局开展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核查,加强对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的日常监管,依法处理检查发现的各类违规违法问题。督促各地抓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并组织开展“回头看”调研。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的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工作,支持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感谢民建中央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及电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 010-68553330 

                                                                                

                                                                                                                                                       201985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5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